中欧·挥洒汗水,共筑活力——体育部2023年度工作总结
时光荏苒,转眼间2023年已近尾声。作为校园里传递运动激情、点燃青春火焰的核心力量,体育部始终秉持“以体育人,以体促学”的理念,在赛事策划、活动推广与团队建设中深耕细作。这一年,我们用汗水浇筑舞台,用热情点亮校园,既收获了沉甸甸的成果,也直面了成长的挑战。以下是本年度工作的全面复盘与思考。
一、赛事矩阵:点燃竞技火花,凝聚集体力量
2023年,体育部聚焦“多元化、专业化、趣味化”,打造了一系列标志性赛事,成为校园文化的亮丽名片。春季学期,第十八届校运会如期而至,来自22个学院的1200余名运动员同台竞技,涵盖田径、球类、趣味项目三大板块。短跑赛道上的风驰电掣、跳高场地的凌空一跃、拔河比赛中的呐喊助威……每一处场景都彰显着青春的力量。最终,计算机学院以总分第一蝉联冠军,人文学院获“精神文明奖”,赛事不仅刷新了多项校纪录,更让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的体育精神深入人心。
夏季学期,“燃情盛夏”系列联赛接棒登场:篮球联赛吸引了32支队伍参赛,小组赛阶段便出现多场加时赛,决赛中机械学院逆转夺冠的剧情更是引爆全场;羽毛球赛首次采用“双打+混双”模式,女生组选手的精彩对决赢得满堂喝彩;足球赛则依托新落成的草坪球场,将绿茵场的激情推向高潮。这些赛事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运动技能,更培养了团队合作与抗压能力,许多班级通过共同备战形成了深厚的凝聚力。
二、日常赋能:从晨跑到课堂,让运动融入生活
除了大型赛事,体育部始终关注“普惠性”运动推广,让运动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。“晨光计划” 自启动以来,累计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晨跑打卡,清晨的操场从冷清变得热闹,不少同学表示“坚持晨跑后,上课状态明显更好”;“健身微课堂” 邀请国家二级运动员开设瑜伽、普拉提课程,每节课座无虚席,甚至有外院同学跨校区赶来学习;“体育知识沙龙”则围绕运动损伤预防、营养搭配等话题展开,用科学知识为运动保驾护航。此外,我们还联动后勤部门优化了健身房开放时间,新增了乒乓球台、沙袋等器材,让运动设施更贴近学生需求。
三、团队成长:在协作中突破,于反思中前行
体育部的运转离不开一支高效务实的团队。今年,我们通过“青训营” 对新成员进行系统培训,涵盖活动策划、宣传推广、应急处理等模块,10名新人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;在“校运会志愿者”项目中,50余名成员分工明确,从物资筹备到现场引导,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,展现了出色的执行力。然而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不足:一是场地资源紧张,篮球场高峰时段需排队1小时以上,羽毛球馆预约难度大;二是宣传触达有限,传统海报、通知栏的效果逐渐减弱,年轻学生对线上互动的需求未被充分满足;三是活动创新不足,部分传统项目的参与度有所下滑,亟需注入新鲜元素。
四、未来展望:以创新为笔,绘就活力蓝图
站在新的起点,体育部将以“破局思维”推动未来发展:
- 硬件升级:争取学校支持扩建羽毛球场,引入智能预约系统,解决场地供需矛盾;
- 宣传革新:打造“体育部抖音号”“小红书账号”,发布赛事 highlights、运动技巧等内容,用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;
- 项目迭代:推出“极限运动周”(包含飞盘、攀岩、腰旗橄榄球等项目),举办“师生对抗赛”“校友杯”等特色赛事,激发参与热情;
- 跨界融合:与心理中心合作开展“运动解压工作坊”,与就业指导中心联动举办“职场体能训练营”,让体育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。
回望2023,体育部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温暖。那些凌晨五点的晨跑身影、赛场边的加油呐喊、办公室里的头脑风暴,都是我们奋斗的注脚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热爱为帆,以实干为桨,让运动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,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汗水中收获健康、快乐与成长!
体育部全体成员
2023年12月
留言: